說起中國古建築,紅牆黃瓦的紫禁城肯定會首先出現在人民的眼前。紫禁城是京派建築的典型代表,而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京派建築的曆史地位。對于北方的文化來講,京派建築每一處雕飾,每一筆彩繪,在經曆幾百年的滄桑歲月後仍是無價之寶。
在中國北方建築主要以京派建築最為典型,而京派建築裡最典型的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。不論是王公貴戚還是平民百姓,都與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斷的聯系,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,是平民百姓生活。勞作的載體,有着深厚的曆史價值。
北京是封建都城,有大量的皇家建築,這些皇家建築在各方面都代表了當時全國的最高水平,其藝術表現力也是最強的。北京的建築不論是色彩的使用、建築的布局還是建築裝飾,都充分展示了建築本身的藝術性。
北京城的色彩以灰色為主,在灰色中點綴着紅黃綠三種顔色,這三種顔色則是皇家以及官府才可以用的顔色。紅黃兩種暖色與綠藍兩種冷色放在一起可以相互襯托,顯得分外鮮明、活躍、效果醒目而突出。紫禁城建築正是運用了這種對比規律,在藍天下用一色金黃色琉璃瓦,用青綠彩畫和大紅的柱子、門窗,用白色的石基座和深色的地面形成了藍與黃、綠與紅、白與黑之間的強烈對比,造成了宮殿建築極為富麗堂皇的總體效果。
四合院的選址、裝修、雕飾、彩繪,處處體現着源遠流長的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,表現特定曆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、美好、富裕、吉祥的追求。北京地區冬寒少雪,春旱多風沙,因此四合院的厚屋頂和包圍式的院落都是為了保溫防寒避風沙。四合院,在琳琅滿目的世界建築風格中,算是獨樹一幟。他落寬疏朗,四面環繞,遊廊相接,院落之中,層巒疊嶂,鳥魚嬉鬧,植卉蓬勃,關上大門,便是一個自成天地的小世界。
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共同的記憶,庭院方闊,尺度合宜,院内親切甯靜,有着古樸濃厚的生活氣息。四合院按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,長輩、主人所居住的正房安排在中軸線上,晚輩在兩側的耳房和廂房。進門有影壁,從外面看不見院内活動。閑暇時刻,邀三五知己在院中把盞言歡,不亦樂乎。《日下舊聞考》中引元人詩雲:“雲開闾阖三千丈,霧暗樓台百萬家。”,這“百萬家”的住宅,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。可想而知,當時的四合院有多受追捧。
Copyright ©冠墅陽光中式門窗 http://xyjxzz.cn/ 版權所有 蘇ICP備17021201号-3